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修持靜心> 印尼、東禪佛教學院心靈課程 身心文化洗禮

修持靜心

字級

印尼、東禪佛教學院心靈課程 身心文化洗禮

【人間社 張利平 印尼日惹報導】 2025-01-15
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組織了一場涵蓋歷史、自然與藝術的深度體驗課程,與東禪佛教學院師生一同參訪了婆羅浮屠(Borobudur)、自然景觀 Enam Langit,並親身體驗稻田割稻勞動,同時學習印尼傳統甘美蘭音樂,為身心帶來一次文化的洗禮。

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〈佛教與未來展望〉文中提出,未來佛光山的發展方向應注重教育、文化、藝術、體育、音樂、學術及資訊等領域的拓展,推動佛教的本土化、國際化、公益化及藝文化發展。

1月10日,在印尼佛學院主任如音法師的帶領下,朝禮世界著名佛教遺跡婆羅浮屠。這座西元8世紀建造的佛塔是宗教信仰與文化智慧的結晶。師生們從塔底繞行至塔頂,於大塔前誦《心經》,恭讀星雲大師〈為世界和平祈願文〉及繞塔念佛。隨後參觀婆羅浮屠博物館,瞭解佛塔的歷史和文化內涵。同學們體會到佛教不僅是一種信仰,也是一種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。

1月13日,師生們前往位於群山之巔的 Enam Langit。這裡以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的融合而聞名,並提供六層視角的壯麗自然景觀。由妙豪法師和妙森法師帶領大家在晨曦中打佛光健身禪,體驗身心與自然的融合。

早齋後,法師們分組帶領大家學習富有哲理的〈憫農〉及〈插秧詩〉詩歌。如音法師傳達了院長覺誠法師的用意,是為讓學生們通過接觸不同的環境,了解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,而是為了培養對社會的理解和責任感。人間佛教要走入人間,了解社會的真實情況,才能夠更好地應用佛法,以實際行動服務大眾。

隨後,師生們來到稻田,覺誠法師也從新加坡趕回來,帶領同學們捲起衣袖和褲腳,在太陽底下幫助農民收割。稻田溼滑,雖然有學生失足滑倒,但大家在歡笑與互助中完成了勞動體驗。通過這次實踐,同學們深刻體會到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」的道理,對農民的辛勤勞動充滿敬意,也學會珍惜生活中的點滴資源。

午後,師生們前往 Borobudur Art Centre 學習印尼傳統的甘美蘭音樂。學生們通過實際演奏,進一步加深對印尼文化的理解,激發了對多元文化交流的興趣。這不僅是一次文化與實踐的體驗,更是一堂佛法與歷史、自然和藝術的結合。

學生Darlis分享,佛法無處不在。修行不僅在課堂,更在田間、自然與藝術中。這次體驗讓他更深刻地理解了佛法的意義,也學會用更開闊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學習。
12345678910第1 / 83頁
追蹤我們